古代兵器~盾
一、古代兵器~盾
盾牌是古代作战时一种手持格挡,用以掩蔽身体,抵御敌方兵刃、矢石等兵器进攻的防御性兵械,呈长方形或圆形,其尺寸不等。盾的中央向外凸出,形似龟背,内面有数根系带,称为挽手,以便使用是抓握。
在古代东方,以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具有古老历史的国家,作战时都广泛使用盾牌。公元前两千年出现了铜盾,后来又出现了铁盾。盾牌的表面一般都包有一层或者是数层皮革,可以防止箭、矛和刀剑的攻击。通常还绘有各种彩色的图案、标志、徽章等等。随着枪炮火药等兵器的发展,盾牌逐渐被废弃。
盾虽然只能用以防御,但常配以刀枪,也能发挥很大的进攻能力。用法主要有:腾、跌、扑、滚、伏、窜、踔、蹲等。盾牌作为武术套路较为流行的有:矛、盾对打、盾牌刀进棍、盾牌刀进枪、三节棍进盾刀等。
几种盾牌简介:
长牌 为步兵所用。式样多为长方形,可以掩护身体,防止敌人的兵刃矢石所伤。通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
手牌 古代步兵旁牌的一种。手牌长五寸七尺,当中窄面两头宽。中窄处为一尺,两头宽处为一尺三寸。它以白杨木或松木制成,轻便而坚实。其正面绘有虎形彩绘,后面有把手。可供携带。
旁牌 即盾,傍牌的别名。木质,皮革裹束,骑兵为圆形,步兵为长形。
燕尾牌 步兵旁牌的一种。燕尾牌宽一尺,长约五尺,上部平,下部呈燕尾形,故得其名。燕尾牌正面从上至下当中略突,二面略低,形如鱼背。面面绘有彩画。反面与把手可供携带。燕尾牌以枪木或椆木制之,质轻而硬。用时,人伏于手牌后,侧身而进。因此牌虽小,但足以抵挡矢石。
罗马大盾 是古代最好的盾牌之一。这种盾牌为木制,俯视呈半圆形,正面看则为长方形。
藤牌 呈圆形,内以大藤为骨架,再用藤条编制而成,具有体轻坚韧等特点。
少林盾牌 为少林僧人防身挡箭所使用。
二、隋唐大将手中兵器的来历
隋唐时期,矟仍然是骑兵的传统兵器。
从唐代开始,矛头的尺寸减小,使其更轻便易用。矛也逐渐改称为枪。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当时唐军装备的枪分四种:漆枪、木枪、白杆枪、扑头枪。漆枪是骑兵使用的,也就是马矟,木枪是步兵用的。白杆枪、扑头枪分别是羽林军和金吾使用的。依据《太白阴经》《卫公兵法》等兵书的记载,唐军装备的兵器中,枪最为普及。军中士兵每人都配发一条枪,
到了五代时期,仍然有很多勇猛的将军擅长使枪,《新五代史·王彦章传》记载五代时的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叫王彦章,王彦章使用的铁枪很重,别人都举不动,而他却能持枪骑马奔驰如飞,被军中称为王铁枪。
根据《唐六典》记载,唐朝的刀制有四种: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仪刀是用于仪仗,鄣刀用于障身,都不属于实战用刀。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是当时唐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横刀这个名称最初出现在隋朝,唐代士兵所佩带无环首的横刀,可以在存世的唐代壁画、石刻中看到,而且在日本的正仓院保存的古刀剑实物中就有唐代的佩刀和当时日本学习仿制的唐式佩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陌刀是长柄长刀,较广泛地装备步兵。陌刀是在唐朝立国一百二十多年后才开始用于装备军队的。由于目前没有陌刀的实物出土,也没有唐代陌刀的图像资料,所以陌刀的刀制尚不清楚,现在对陌刀的刀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陌刀是唐代长柄长刀的统称,;另一种观点,依据《旧唐刀·杜伏威传附阙凌传》记载:阙凌齐临济人,善用大刀,长一丈,施两刃,名为拍刀,每一举斩毙数人,前无当者。认为陌刀即是拍刀,长3米左右,为后世三尖两刃刀的前身。
在唐代的军队中,还装备着一定数量的斧、锤、啄。在五代时期,军队中仍然装备战斧,锤的形制是柄的一端装有硬木制或金属制的锤头,啄可能是类似于戈的一种用于啄击的兵器,其形制目前尚不清楚。
唐剑
剑在唐代虽然不是唐军的标准装备,但唐军的将领仍然并用佩剑,刀剑,除了作为礼剑,剑仍然作为防身护体的兵器存在,而且在唐代流行的游侠风气,也使学剑成为时尚。
三、古代的长矛和长枪有什么区别?
长矛和长枪有什么区别首先在与们的长度.长矛一般有3米长,最长的有6米.硬度大.比较笨重,有的有70`80斤重,不易挥舞,只适宜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如著名的马其顿方阵.
由于笨重,部队一般靠马的力量加以冲杀,这就是重骑兵.
长枪比长矛短,一般在两米以下,材料要叫就,用的白蜡树,因为材料比较软弱,使其有收积和释放力量的优点,短距的单兵作战用它.
四、古代西方欧洲人的枪和矛有什么区别?
矛和枪的区别关键在于杆的软硬,而不在于是否有红缨。红缨主要是装饰性的东西,实战用途不大(当然耍出枪花也有扰乱对手视线,以及刺中对手时遮挡鲜血的作用)。而且矛也有个别带缨的。
杆的软硬差异导致了枪和矛用法的完全不同。矛是重兵器,杆以枣木等硬木或精钢制成,基本没有韧性。最重的钢杆长矛重量可达七八十斤。使用者需具备极大臂力才能发挥威力。除了可以用于击刺对手,打、砸也是重要的攻击手段。它的历史远比枪长得多,早在西汉就逐渐在我国军队中取代了戈的地位,成为士兵常用的重要装备。
而枪则在东汉末年才逐渐得到应用,但使枪的技法到宋代才称得上完善。它的技巧性远远超过其它任何长兵器,非常难练。其最主要的攻击手段是刺,也可以象棍那样横扫对手,练成后威力极大,是可与短兵器中的剑并列的冷兵器之王。
枪杆的材料用的是柔韧的白蜡杆,这是专门为了制枪而栽种的树种,成材率很低,现在基本绝迹了。白蜡杆的比重比一般的木头要大很多,十分沉重。而且柔韧性极强,使用时可以随招数的节奏而反弹颤动。这就使枪法能够象太极拳那样作到“借力打力”。所以对于好的枪法来说,最不怕的就是对手人数众多,因为敌人越多,自己就越省力。长枪借敌人的力量反弹舞动,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但如果对手抓住了自己的节奏,在兵刃相交时卸掉力量,使自己的枪杆不再颤动,那就说明遇到了高手。这时使枪者的处境极其危险,需要几秒钟时间用腰腹的力量再把枪舞起来,但高手是决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枪从宋代开始成为最受重视的武器,它和刀是宋代直至清末期间,军队中最常见的两种兵刃。